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四川地区养殖池塘生石灰清塘后主要理化指标水温、pH值、溶解氧、COD、营养盐等的监测,探讨主要理化因子的变化特点。通过高pH值对岩原鲤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出岩原鲤鱼种对pH值的安全值为8.565。研究结果表明,把pH值作为生石灰清塘后确定鱼种下塘时间的主要指标是可行和适宜的。根据四川地区目前的清塘方式,鱼种的适宜下塘时间为清塘后第5 d。  相似文献   
2.
岩原鲤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原鲤[Procypris rabtmdi(Tehang)]是一种长江中上游水系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其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少,再加上环境巨变和滥捕,使岩原鲤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濒临灭绝,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结合大量的文献和自己的研究结果,从分类地位、种群生态、形态学、生理生化、遗传学和人工养殖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岩原鲤的研究概况和进展,指出了岩原鲤种群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越冬期间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相似文献   
4.
岩原鲤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庹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36-3937
概述了岩原鲤的形态特征、食性、生长特点、繁殖等生物学特征,并介绍了岩原鲤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孙翰昌  代丽 《淡水渔业》2011,41(1):48-52
本实验对鲫(Carassius auratus,♀)×禾花鱼(Procypris merus,♂)的杂交进行了研究,并比较分析杂交子一代(F1代)及其亲本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杂交获得杂种F1的受精率为92.5%、孵化率为89.3%,成活率82.9%.6月龄F1代7项测定的可数性状均偏向母本;可量性状中F1有5项偏向母...  相似文献   
6.
岩原鲤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开放静止水体中测定岩原理Procypris rabaudi(Tchang)耗氧率(QO2)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从19℃升到32℃时,QO2变化范围为0.0913-0.1768mg/g.h^-^1。QO2在溶解氧浓度(DO)大于临界氧浓度时,基本恒定,小于临界氧浓度时,QO2随DC降低而降低。窒息点与温度呈正相关,并探讨了岩鲤人工驯化养殖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岩原鲤基于环境DNA (e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方法,准确鉴别岩原鲤并探讨e DNA浓度与其生物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根据岩原鲤mtDNA中12S rRNA基因序列设计eDNA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PCR扩增出岩原鲤12S rRNA基因的序列,克隆入pMD19-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作为qPCR标准;使用梯度稀释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进行q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岩原鲤qPCR检测方法,并评价其特异性、灵敏性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引物和TaqMan探针对供试的岩原鲤样品出现荧光增长曲线,显示阳性扩增,而其他鱼类和空白对照均未得到扩增信号,表现为阴性;qPCR的阈值循环数(Ct)与标准品拷贝数的线性关系好,且线性范围广,获得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达到0.999,检测限位DNA浓度为5×10-6 ng/μL,扩增效率为94.7%;检测养殖不同数量岩原鲤的水体中eDNA浓度,目标DNA浓度和岩原鲤数量存在线性正相关性(R2=0.957),得到岩原鲤DNA浓度与其个体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6种组织(眼、脑、心、肝、肾、肌肉)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3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原鲤3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LDH检测到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Ldh-C位点仅在肝脏组织中表达:s-MDH在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和肾脏中的活性表达较强,m-MDH在脑、心脏、肾脏和肌肉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EST检测到由5个基因位点编码,其同工酶酶谱复杂,Est-2为6种组织的共有谱带,在肝脏中的活性表达较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4种金属离子Cu2+、Cd2+、ZB2+、pb2+对禾花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对禾花鱼胚胎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d2+> Zn2+> Cu2+> Pb2+,安全浓度分别为0.0010、0.0032、0.0081、0.0147 mg/L.重金属对胚胎联合毒性强弱为Cd2+-pb2+> Cu2+-Cd2+> Zn2+-pb2+> Cu2+-Zn2+,Cd2+-pb2+、Cu2+-Cd2+2个组合表现出拮抗作用,并在不同程度上致禾花鱼胚胎死亡、畸形.据此就Cu2+、Cd2+、Zn2、pb2对禾花鱼胚胎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禾花鱼胚胎对Cu2+、Cd2+、Zn2+、pb2+的安全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间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萍  庹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65-566
[目的]探究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Tchang)]的早期行为习性。[方法]水温21~25℃时,对出膜岩原鲤0~90d仔幼鱼的摄食、游泳方式、趋避光性、洞穴隐蔽性、停留的水层、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黑白底质的选择性及聚群性进行观察。[结果]:出膜5~6d仔鱼开始摄食;仔鱼游泳方式的改变为在早期多静卧极少运动,到游速较缓做直线向前运动,转为巡游,最后到快速的疾游;仔鱼的趋避光性则由早期对光亮度不敏感,到趋光以及晚期的避光性;主要停留于水体底层;喜好洞穴隐蔽;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逐渐由弱至强;对黑白底质的选择性则经历了不明显到明显的过程;聚群性由开始分散活动到偶尔少数个体成群运动转为群体活动。[结论]该研究为岩原鲤自然种群的保护和开展人工养殖提供了基础资料。但摄食量很少,如何解决其适口的人工饲料是尚需解决的的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